內容來自YAHOO新聞
3萬6000公里外的凝望──解碼世界上「視力最佳」的高軌遙感衛星「高分四號」
12月29日,駕乘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軌道,開啟了中國高軌遙感衛星的「星光大道」。
「高分」家族每個成員各懷本事,各擔使命。高分四號既是中國高分專項首顆高軌道高解析度、設計使用壽命最長的光學遙感衛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間解析度最高、幅寬最大的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
新華社記者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現場採訪專家,為您解碼這顆世界上「視力最佳」的高軌遙感衛星。
搭載高分四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12月29日發射升空(新華社)
亞米時代,為何還發射50米解析度的高四?
記者:中國2014年發射的高分二號衛星空間解析度已達亞米級,為什麼還要發射50米解析度的高分四號?天花板
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高分一號、二號都是距地600至700公里低軌衛星,繞地球運行。高分四號是中國向高軌道遙感領域進軍的首發星,在距地約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上。這個距離要比高分一號、二號遠得多。
記者:空間分辨50米如何形象理解?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高分四號衛星總設計師李果:空間解析度2米的高分一號能看到地面的小轎車,空間解析度達到亞米級的高分二號能看到地面的自行車。高分四號距地遙遠,借助一台大口徑面陣CMOS相機,它能獲取50米解析度可見光、400米解析度中波紅外遙感資料。打個比方,能看見大海裡航行的油輪。
儘管與低軌衛星空間解析度沒法比,但高分四號已是目前世界上「視力最佳」的高軌遙感衛星。國際上高軌遙感衛星空間解析度大多為數百米,甚至數公里。
記者:與其他高軌衛星相比,高分四號特點是什麼?庫板天花板
趙堅:目前的高軌衛星主要是通信衛星,傳送通訊信號。而高分四號是遙感衛星,通俗說,就是「天眼」看地球。
高一高二巡地、細看高四駐留凝望
記者:如何評價高分一號、二號、四號「三兄弟」?
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童旭東:這「三兄弟」都是中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分一號是高分專項的首發星,第一次在小衛星上實現了中高解析度和寬幅成像能力的結合。高分二號將中國遙感衛星空間解析度帶進亞米時代,對提高中國對地觀測資料自給率具有重要意義。高分四號開闢了中國高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技術的新領域,大幅提高了中國遙感衛星的整體設計水準。
記者:如何用一句話概括高分四號相較於一號、二號的特點?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高分四號工程總師於登雲:如果說高一、高二是在低軌繞地球運行──巡地、細看,高四則是在高軌,相對地球靜止駐留凝望。它可以對某一目標區域持續觀測,時間解析度高。不像繞地衛星隔數小時、數天才能重訪同一觀測區域。
記者:高分衛星應用情況如何?
童旭東:高分專項實施以來,共分發資料約403萬景,在國土、環保、農業、林業等領域廣泛應用,有力支撐了國土資源調查、海域監察、農作物估產、環境治理對高解析度觀測需求。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專家方洪賓:每年度,國土資源部約有1900萬平方公里的高分數據需求。高分一號、二號數據逐步替代了近80%的國外同等解析度衛星資料。
高分衛星能『敏銳』發現哪里有人違規開採礦山,2015年,利用高分數據我們開展了192個重點礦區動態監測,效果顯著。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黃國勝處長:高分四號的「凝視」即時觀測能力,有望在林業火災預警、發現、撲救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它能持續監測火情變化。
3.6萬公里外的凝望高四跨越了幾道「坎」?
記者:高分四號如何成像?
李果:高分四號載有中國口徑最大的面陣CMOS相機。它和手機拍攝一樣,得到一個方形的圖像。只不過,它是在3.6萬公里之外,相當於無窮遠。它的幅寬大,一張照片能裝下整個河南省。
高分四號可以在數分鐘之內完成任務機動回應,並對用戶指定目標區域高頻重複凝視觀測,獲取目標區域變化過程資訊。此外,能按用戶需求,快速對某一區域進行拼接成像,或對某幾個區域進行巡查成像。
記者:3.6萬公里外的凝望,高四跨越了幾道「坎」?
李果:高分四號為實現高軌道、高時間解析度(兩次觀測同一對象間隔的時間)、高空間解析度(清晰度),高分四號突破了諸多技術難點。
首先,地球同步軌道工作面臨複雜空間條件,太陽輻射強、溫度變化劇烈,這就需要高四具備長期可靠的抗輻射和溫控能力。其次,相隔遙遠,星上偏差一角秒,地面偏差了數公里。為確保高精度指向,高四配備了先進的星敏感器。第三,為確保高穩定控制,對衛星進行了一體化結構設計,採取了很多防振動措施。第四,突破了材料、活動部件等的長壽命制約因素,使高四設計壽命達到8年。
明「星」背後──一支擁抱創新業的「80」後新銳
記者:這樣一顆複雜「天眼」,是什麼樣的團隊研製出來的?
於登雲:人們很難想像,來自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的高分四號衛星研製團隊僅用了4年多的時間。更難想像,這支高水準研製團隊平均年齡僅31歲。
記者:這些明「星」後的科技新星是如何成長的?
李果:青年才俊的不斷湧現得益於國家對航太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得益於空間技術研究院的人才戰略。敢於給青年人壓擔子,在任務中識才、養才、用才。讓年輕人在思維最活躍、創新力最強的階段跟著型號任務,從工程師、到設計師、到主任設計師,每隔幾年就能上一個臺階。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個人夢、航太夢、中國夢。
相關報導
●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航太「十二五」圓滿收官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3萬6000公里外的凝望-解碼世界上-視力最佳-的高軌遙感衛星-高分四號-054300498.html
DDBBDE91A1B59D11
留言列表